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培养的尝试

2019-08-20 15:10

摘自:《中山教育信息网》

一、关于元认知的内涵及其培养的意义

什么是元认知呢 ?弗拉维尔(1985)指出:“元认知通常被广泛地定义为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它之所以被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思维、学习等就属于认知活动,而元认知就是对感觉、思维、学习……这些认知活动的认知。具体一点说,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能不断评价认知过程,获得认知活动质量的信息,找出认知偏差,并能适时地调整计划,选用恰当的策略,以保证有效完成任务。比如你在解决问题时感到任务较难,你就会付出更多的心理努力去对付它,这就是一种元认知监控。此外认知活动结束之后,评价认知结果,估计完成任务的程度等也属监控范围。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反馈和控制环节。

以往人们往往把学习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学习是否努力或智商的高低。现在我们知道,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不仅仅在于努力的程度和智商的高低,更重要的在于人的元认知能力的强弱,在于是否学会了学习。元认知使学习者从过去按部就班的被动的学习、对学习方法的盲目的摸索转变为高效的讲究策略的学习;使学习者不局限于学习新知识,同时还把自己和学习情境等作为认知的客体,了解自己的能力、已有知识水平、个性特点以及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变量,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分析学习方法与以上各变量的关系,以选择最恰当的学习方法;同时又不断地、主动地监控、调节相关的学习变量,并根据学习变量的变化而重新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机械使用几种学习方法的模式, ----意识到自己该“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及可控性。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既要考虑到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培养的尝试

1、复述“历史”,准确概念,促成思考,把握使用策略的意识性。高中学生对历史应该不陌生,从小学到中学,都在不断地反复地接触“历史”,但却是在不断地进行着简单的重复。从对历史科的情感来讲,已缺少了新鲜感及探求的欲望:“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此情景下的学习效果也就往往是一知半解、似知非懂、不求甚解,这给高中教学造成了许多漏洞和干扰。因此,高中历史老师在讲完课后,或者隔一段时间,灵活机动地再让学生复述一遍所学知识,不仅有助于再认再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元认知的能力,而且灵活多样的复述方法:如:图片复述、线索复述、人物复述、表格复述等,既可直观地展示历史,又使学生在复述的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强化理解、加深印象、长久保持。

2、旁征博引、追本寻源、“透”化历史,丰富学生元认识的体验。因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课本所能反映的只能是历史的“凤毛磷角”,课本知识给人的印象总有一些“犹抱琵琶半遮面”。学生往往对历史课本所述历史事件、所作历史结论不能理解,这就很需要老师加以有效的引导。适应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老师应不受教学模式的束缚,突破课本局限,旁征博引,追本寻源,帮助学生感知、理性化历史知识。如;关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只讲课本知识,学生根本不能懂得其中的含义,如果在此引用当时著名人物冯桂芬的原话:“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意思便一目了然。再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课本有这样一句话:“客观上抵御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学生读之,如坠雾中。如果辅以当事人李鸿章慷慨激昂的一句话“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官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道理则不言自明,理性的感悟也就深刻多了。

3、直接对学生的元认知进行有效干涉,使学生掌握答题的规律性。因为学生受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影响,元认知监控水平的实现有些困难,有时是不能自觉实现,这时,老师有必要采取直接干涉的方式,或者说利用强制手段迫其实现。例如关于历史问答题的审题,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和启发过,学生答题时,仍然是语无伦次、答非所云、张冠李戴。为此,“规范”学生审题非常必要。一般的,我是把历史问答题的解题,和语文句子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并用语文学科的术语固定历史问答题的构成,把其分解为:主语(关键词)、定语(限定语),再把定语按其距离主语的远近、根据情况划分为第一定语、第二定语、第三定语等,让学生反复练习。如此多次,效果顿然改观。

4、关注学生在情意领域的表现,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情意领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它是影响学生概念转变的背景性因素。比如:学习态度不佳和情绪低落都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障碍。历史知识的传授很大一部分不是直接易懂的,再加上已有不完整感知,很容易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障碍,导致学习意愿低落,无法进行有效的概念学习,最后学生的知识概念仍停留在过去不完整的或错误的概念上。重视学生对历史科情意领域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如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谈话、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或通过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产生亲和力。如:历史课一般在学生观念中是“次科”,又因在时间安排上,多放在上、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学生经过半天的学习已经非常疲累,特别是最后一节课,学生是又饿又累,想打瞌睡的不在少数。对此问题的处理,我会在上课前给学生讲一个笑话或幽默故事,先让学生有一个好状态。如果仍有学生瞌睡怎么办?我就会大声地说:“子曰‘甚矣各衰也,久已各不复梦见周公'”,并板书在黑板上,此时,学生就会哄堂大笑,随之再应学生要求略讲周公。调节气氛和传授知识相结合,达到了双赢效果。如此,既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激活了课堂气氛,又拉近了师生情感,提升了历史教学的效果。